金融街: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加强现金流管理

首页 > 股票市场要闻 > 来源:互联网 时间:

(原标题:金融街:多措并举开源节流 加强现金流管理)

4月29日,金融街(000402.SZ)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,报告期内金融街继续将保障现金流安全作为首要经营任务,通过“销售去化+费用管控+多元化融资+产业造血”多措并举,保障了公司的财务安全,实现了融资能力稳健提升,为公司打造房地产全价值链一体化业务平台,实现持续、稳定、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
加速推进销售去化 成本管控效果显著

在销售去化方面,金融街密切关注所处区域政策和市场动态,通过细化管理要求、统一管控模式、强化统一调度、优化奖惩机制等措施,全力推进项目销售去化。2024年,金融街实现销售签约额约194.5亿元,销售签约面积约121.2万平方米,销售签约额在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排名提升至第47位。

在资产盘活方面,金融街通过处置北京房山金悦郡、苏州融悦湾写字楼等低效资产,以及天津瑞吉酒店、惠州喜来登酒店等存量项目,盘活了存量资产,上述盘活存量资产累计销售约26亿元,年内实现回款约8亿元。

另一方面,金融街从成本端出发,精打细算严控费用支出,持续加强营销和管理费用管控,动态评估资金收支状况,严格落实年度工程计划,以销定产严控工程支出。2024年金融街在房产开发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5.98%的情况下,销售费用仅上升6.81%,管理费用保持稳定。

在销售去化和成本管控的驱动下,金融街维持了稳健的经营现金流。报告期内,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.98亿元,连续6年保持为正。

2025年,公司表示将持续调整销售模式和策略,加快推进销售签约,提高回款效率。同时进一步严格控制和压降成本、费用支出,推进降本增效工作。

多元化拓展融资渠道 资产结构持续优化

2024年,在中央出台各项稳增长政策,地产行业进入筑底阶段的背景下,金融街积极开展融资工作,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,募集期限结构合理、融资成本较低的资金。

在地产行业传统的融资模式之外,金融街依托公司旗下优质的持有型商业资产,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融资。2024年12月18日,金融街商业地产第1-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交易所审核通过,总申报规模为170亿元。2025年1季度,金融街已成功发行第一期上海融悦中心CMBS,成功募资46亿元,期限18年(3+3+3+3+3+3),票面利率2.80%,体现了金融街在商业地产领域的融资能力及市场认可度。

通过主动的负债管理,金融街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持续优化,截至报告期末,金融街有息负债规模持续压降,同比减少23.39亿元。同时,金融街2024年末的货币资金余额达到128.11亿元,连续5年涵盖一年内到期的负债。

值得关注的是,2024年金融街融资成本显著降低。2024年1月,金融街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,其中5+2年期票面利率3.45%,创公司5年期中票历史最低利率;4月发行11.3亿元公司债,其中3+2年期票面利率2.73%,低于同期其他央国企地产公司。另一方面,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也持续优化。截至报告期末,公司3年以上债务占比达79.17%,同比提升13.15%。

凭借以长换短、以低息置换高息的债务重组策略,金融街在行业筑底期有效控制了风险,为公司未来“深耕精投”核心城市群打下坚实基础。

资管文旅持续造血 产融协同推动发展

近年来,金融街通过房产开发、资产管理、城市更新、文化旅游四轮驱动模式推动业务转型,与融资能力形成深度协同。例如慕田峪长城文旅项目及核心商圈商业资产的精细化运营,不仅带动年度物业经营收入同比增长5.42%至4.62亿元,更构建了优质现金流池,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心剂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中诚信国际最新信用评级报告强调,金融街获得最高级别AAA评级的关键支撑之一,来源于公司自持物业稳定的现金流,印证了金融街产业与融资的协同效应。

长期来看,随着供求关系格局的变化,房地产行业需探索建立新发展模式,发展模式的转变将对房地产企业经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在运营实力上,金融街凭借优质的资产和多元化布局,在创新融资模式的支持下或将迎来结构性机会。

声明:本文股票数据及文字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,只提供参考,股民朋友可以更加深入了解,在做投资判断,据此操作盈亏自负、风险自担。

文章标题:金融街: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加强现金流管理

链接地址:http://www.gupiaotuijian.net/shiIG20250430000251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