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尚资产|华如嫣:控费降价的背景下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机会

首页 > 股票市场要闻 > 来源:互联网 时间:
01

控费降价是为了什么?

整个三季度,医药行业都在政策变化的笼罩之下,也导致板块出现调整。从注射剂一致性评价、生物制品和中成药带量采购征求意见、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,到近期推出的DIP控费试点方案及即将面临的创新药医保谈判,给市场奠定的基调就是控费降价。

但是国家不会仅仅是为了给医保省钱。市场上很多声音看到的都是原来几百亿的市场规模,在经历了“脚踝斩”后缩减到几十亿。然而,医保总支出还在保持双位数的增长,人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也在持续增长。




在这场医保支出结构化调整的过程中,国家不会再让低技术含量的业务躺着赚钱,而是逼着国内企业转型去提升技术水平,拿出真正有差异化竞争力、甚至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,这是国家产业引导的方向。我们也可以看到,国内企业研发在加速提升:一方面大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在持续增加;另一方面,国内一二级市场对于没有盈利、甚至没有收入的公司都给予了更多的包容性和支持。可以说,国内的创新环境达到了历史最好的状态,不论是主动创新还是被动创新,这个方向都是不可逆的。




02

投什么?

经历了药品的4+7集采后,市场上两类企业留了下来并享受到了估值溢价:一类是有前瞻性创新能力的big pharma恒瑞医药,另一类是随着港股18A和科创板推出而兴起的biotech。类比药品市场,这次高值耗材的集采是否也会让器械领域的“big pharma”和“biotech”跑出来?我们认为这个类比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,而更加明确的方向,就是投创新。


图:国内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公式及获批情况



高值耗材比药品更安全敏感、更非标,这就导致医生在好不容易花了几年时间学会了、习惯了某一个厂家的产品或某一类术式后,没问题不愿意更换,这种“高粘”的属性给高值耗材企业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竞争优势,即先发优势。行业内前几家公司不会有颠覆性的变化,格局通常比较稳定,如这次公布出来的冠脉支架份额,微创一家则占据了36%的市场,且微创和乐普的龙头地位已维持多年。当然,前提是产品的性能足够好,可以与国际产品同台竞争。


图:微创火鹰支架头对头数据甚至优于雅培XIENCE



同时,高值耗材或者手术器械这类依赖于医生操作的产品,是让医生最有可能直接参与到产品研发过程当中的一个领域,“医工结合”既普遍又极其重要,厂家依靠医生不断提出修改意见,不断进行产品改进和升级,从而站的越来越稳。这个属性给予了国内的创新企业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共赢的机会,厂家帮助医生提升学术地位,医生帮助厂家改进和推广产品,让中国医生有机会成为全球多中心临床的PI,走上国际学术舞台。


基于这样的行业特性,首先会打造出高值耗材领域的“big pharma”,有丰富产品管线布局的平台型公司依赖自己的技术能力、资金实力和渠道覆盖,可以实现强者恒强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,药品集采会存在“光脚的”企业乘风翻盘的情况,而高值耗材并不会,本次冠脉支架集采就反映了存量格局基本不变的特性。


至于高值耗材领域的“biotech“,一类可能是快速跟进全球顶级器械公司的设计理念,再根据本土化的临床需求做一定改良,来更加符合中国医生和患者的需求,比如启明医疗的TAVR由于更加贴近国内患者的特征,甚至比进口产品优先在国内市场上市商业化;另一类则是通过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。然而,跟药品不同的是,药品容易出爆款,一个药出现几十亿美金的销售还是容易见到的;而器械通常单个产品的天花板很低,通过一个创新产品起家的公司,也往往需要不断推出系列产品或者通过并购走上“big pharma”的道路。当前看起来小而美的创新器械公司,如果没有持续的拓宽管线的能力,最终可能也并不能带来很好的回报。


因此,在创新的基础上,我们需要叠加未来3-5年有高速增长潜力的赛道,比如当前进口占比高(化学发光、心脏起搏器、外周支架、神经介入、电生理等)或者当前渗透率低(TAVR、内镜治疗、肿瘤基因检测等)的细分领域,同时找到有持续创新能力和BD能力的器械类“big pharma”和“biotech”,来分享国内器械的黄金时代带给市场的丰厚回报。

声明:本文股票数据及文字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,只提供参考,股民朋友可以更加深入了解,在做投资判断,据此操作盈亏自负、风险自担。

文章标题:弘尚资产|华如嫣:控费降价的背景下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机会

链接地址:http://www.gupiaotuijian.net/shiSS2020112300000920.html